- · 《中国物价》期刊栏目设[01/26]
- · 《中国物价》投稿方式[01/26]
- · 中国物价版面费是多少[01/26]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七十年代的物价有多便宜网友十块钱就能买两百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10 块钱在 70 年代已经不少了。对于很多家庭来说,这几乎是半个月的开销。在餐厅吃一顿大餐绝对够了。 记住我的最爱在门对面的餐厅吃面条,我爸爸通常在假期从工厂回来时每周带
10 块钱在 70 年代已经不少了。对于很多家庭来说,这几乎是半个月的开销。在餐厅吃一顿大餐绝对够了。
记住我的最爱在门对面的餐厅吃面条,我爸爸通常在假期从工厂回来时每周带一次。两个人点了半斤面,两块两寸长的烤肉,两个炸丸子。天气热的时候,爸爸会给我带来一瓶啤酒,给我一瓶汽水。总成本只有几美分。
当然,我最期待的是我爸每个月发工资。几乎每个月,我们家都会去东街批发市场旁边的朝阳餐厅吃火锅,点两盘羊肉,还有一些饺子和炸串。味道很好吃。那顿饭花了不少钱,一般十块多一点。决不。那个时候羊肉很贵,一盘要两块多。
值得一提的是还是1980年代,1970年代的物价水平其实更低。
听爸爸说, 我们家对面的餐厅比我年长。我出生前就有了,但当时还是国营的。面条是他们家的必备品,调料恰到好处,他一个人可以打半斤。但当时的价格更便宜。如果我们两个人配置,肯定不到50美分。当然,你必须有食品券。
至于涮涮锅,比我们带我们去的时候便宜多了。五六个人往往吃不了十块钱。所以,在70年代的餐厅里,十块钱一个火锅绝对够了,而且是肉多的那种火锅。
当然最便宜的其实是厂里的食堂。素菜一毛钱一盘,荤菜一毛钱一盘。饭不贵,份量也挺大的。一般50美分就可以点两份肉一份蔬菜,绝对够两个人吃。如果是十块钱,那就是40个荤素菜和20个素菜,差不多够两三桌了。
看到这里,很多人们认为这会有点难以理解。怎么可以这么便宜?要知道,现在我们出去吃火锅,四五百块,家里谁也吃不完。就算去楼下的餐厅,单纯吃一个扁面条,算上杂七杂八的东西,两个人也要30多块钱。消费上的差距不是一星半。
没办法,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,70后、80后其实是一个很陌生的时代。毕竟,我们现在已经快半个世纪了,很多父母从未经历过。历年。但事实是这样的。这就是70后、80后的生活价格,食物这么便宜。
类似的还有很多,比如早餐,油条4毛钱,馒头5毛钱,饼干8毛钱,豆腐脑5毛钱(注:我喜欢吃咸的)即使吃了一大碗蔬菜汤面,也不过是一毛钱而已。按照这个标准,十块钱可以吃两百个馒头。
当然,同样你必须有食品券。在那个年代,没有这个,出去吃饭是很不容易的。粗略的讲,有足够的粮票,普通人也就15块钱。
吃饭之所以这么便宜,是因为材料价格低。那时候买菜不像现在。一百块钱不够去超市或者菜市场什么的。那个时候,食品的价格基本都是以分计价的。
比如我们冬天在家里储存蔬菜,萝卜一斤一斤,大白菜好像两毛钱。大米贵一点,一斤一两毛钱,豆腐也差不多,不过可以用豆子换。至于肉,它更贵。一般你吃的二级肉要80、90毛一斤,还得有肉票。所以那个时候,家里人天天吃肉就好了。
其实就是当时,价格普遍非常低,不仅限于食品。比如,我上学的时候买了文具。一本作业本只需 5 美分,一支没有橡皮擦的铅笔要 3 美分。就连学校的学费也只有一学期6元。旅游娱乐,坐电车4毛钱,坐公交车5毛钱,买公交车月票只要6元。打个电话4美分,看电影2美分,不算太贵。
当然也有贵的东西,多是电器工业品。以电视为例。我们用了八年时间造了一台14寸的进口小彩电,花了将近1000元。而我叔叔家的黑白的也要400多块钱。
还有自行车。记得叔叔买的第一辆自行车是28号的凤凰直杠。好像花了一百一十六。差不多半年的工资就没了。 .另外还有冰箱、缝纫机、洗衣机之类的东西,都是很贵的,便宜几百块,贵几千块。
这主要是因为当时,我国工业基础薄弱,不仅技术不成熟,而且零部件和材料也十分匮乏。因此,电视、冰箱等工业产品不仅制造成本高,而且产量也无法提高。总而言之,农产品便宜,工业品贵,这是那个时代的常态。
本着物以稀为贵的原则,这些东西自然会更贵。即便是为了方便市场调控,这些工业品也和其他生活用品一样,都需要凭票购买。
文章来源:《中国物价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wj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629/675.html